经常有家长问我:
“为什么孩子就是不爱学习呢?”
“孩子干什么都特别慢,很墨迹,急死个人”
“孩子太不听话了,就是不按我安排的来”
其实,养育孩子就如同播种庄稼,浇浇水,驱驱虫,用心栽培,不能心急。而且需要区别对待每一种作物,浇水和施肥所需环境各不相同。
我们养育孩子应秉持“有机教育”的理念,不能拔苗助长,必须学会等待,依孩子的成长规律而行。
01.种庄稼要“顺应天时”,养孩子需“循序渐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养育孩子像种子播种,庄稼、瓜果的生长都是有顺序的,都有一个自然生长周期,先长哪里再长哪里。同样,教育孩子,我们也要遵循小孩成长顺序性,要做到循序渐进,不揠苗助长,不违反发展规律。
曾看过标准化车间养鸡场的养殖过程。巨大的灯一打开,鸡就开始吃合成饲料;大灯一关,鸡马上入睡,这样不出几个月,鸡就被人为催熟了。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养出来的鸡没有活力,肉是死的,远不如散养的鸡好吃。如果我们养育孩子也如法炮制,那孩子就像养鸡场里的小鸡一样,过度催熟,终将丧失自主生长的生命能力。
孩子是慢慢长大的,你天天盯着,很难看到进展。我们家长也要多一些耐心,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们慢慢学会自我负责,自己决定自己的一些事物。站在彼此平等的地位多和孩子聊天谈心,了解他的想法,鼓励他的梦想;当孩子的意愿得到满足他就能更加自主地探索兴趣爱好。
孩子是父母手里的超级工程,需要漫长的18年,216个月,6570多天。所以要慢慢过,遇事不慌,多想方法,少发脾气,多耐心一点,这样孩子成长起来会能够从容的面对生活,人格更健康,幸福感更强。
02.“播种前”和“开花后”,都要给予特定的养分。
作物生长有阶段性,他在不同的阶段给予的栽培方法是不同的。比如说播种前,播种后、苗期、成长期、开花期、结果期,收获期都需要不同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不同的栽培内容。
培养小孩也是这样,我们要遵循它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年级阶段,要给他教授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
另外,有些时候作物长得特别的快,有些时候作物长得特别的慢,比如小麦,它在冬季的时候基本上不怎么长,但是在春天的时候它生长的特别快。每个孩子也有其独特的生长节奏。
有的孩子开窍早一些,有的孩子发育晚一些,其中存在着差异性、特异性,其实都在“高斯分布”的正常范围。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但真把别人家父母的方法复制到自己孩子身上,却不一定成功。因为,每个孩子的特性潜质、发展快慢都不一样。
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要给予特定的养分,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些机会错失之后就永远无法弥补了,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稍纵即逝。
03.种庄稼“不能懒”,养孩子“不放养”。
农民常说的一句话叫“人勤地不懒”。播种的时候要赶时间,要起早贪黑;施肥为了节省浇地的费用,要看天气,眼看雨已经下起来了还在田间忙碌;地要搂的很平,草要拔的很净;还有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也不同,播种、施肥、浇水、剪枝等,都大有讲究。
种庄稼,你浇不浇,庄稼都会长大;养孩子,你教不教,孩子也会长大;但收成,肯定不同。
每次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总有父母大摇其头:“我要赚钱养活一家子,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孩子?”那些觉得赚钱最重要的父母,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贡献给工作,以至于一次次缺席孩子的成长。
等到孩子教育失败了,才真正醒悟: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其从,作物生长的各个方面具有互补性,比如如果他注重营养生长,那它的生殖生长就会减慢,注重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就会减慢。如果你想让他结更多的果实,那你就要修剪它的枝叶,如果你想让它枝叶长得旺盛,你就要对它进行疏花疏果。
对小孩也是如此,他的各个方面具有互补性。我们要找到小孩的特长所在,我们要扬长避短,要长善救失。发挥他的长处,对他的短处我们进行弥补。不可能要求他各个方面都十分完美,反而会适得其反。
要知道,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流水线,须“顺天时、适童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主体,需要适宜个体发育成长的土壤、阳光与时季。我们要关注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激发优势潜能。
民间有一句俗语,庄稼看着别人的好,孩子看着自己的好。
其实不管是庄稼还是孩子,都应该看好自己的土,看好自己的地。不用羡慕别人的轻松,也不用羡慕别人家的苗长得旺盛。你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只要你种下种子,就一定会有收获,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一个季节。你同样需要相信,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
种庄稼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养育孩子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爸爸妈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园丁,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土壤和环境,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本能,成为完美的父母之前,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