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人才理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员工风采
公司活动
读者服务
纠错平台
正版验证
渠道服务
当当网
京东
天猫
学科网
图书展示
新概念英语成人版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优可英语(小学)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优可语文(小学)
优可语文(初中)
优可语文(高中)
优可直销(初中)
优可直销(高中)
下载中心
新概念英语成人版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优可英语小学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新闻动态
新闻快报
学习天地
新闻中心

86岁琼瑶自杀离世,遗书曝光:别哭,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2024-12-06
 
124下午1时许,作家琼瑶被亲友发现于家中自杀离世,享年86岁。

她留下的遗书里写着:
“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从《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到《一帘幽梦》,琼瑶的作品陪伴了70、80后的整个青春年代,甚至参与了90后的童年时光。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被她笔下的爱情故事感染过,故事里那些生动坚强的女性角色,未尝不是她自我的人生写照。

燃烧过,闪耀过,爱过,痛过,琼瑶终把自己活成一朵火花,翩然离去。

一、她选择这种离去的方式,我一点不意外。
原因有三:
1,文艺工作者对苟活的忍受程度,比一般人要低。
2,她见证过苟延残喘、缠绵病塌的残酷。
3,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浓重的死亡阴影。

琼瑶的童年时期,正值战乱。
那时的百姓各个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的家庭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处东躲西藏。
琼瑶六七岁之时,就跟着父母经历过从四川到湖南,又从湖南逃到广西的日子。
本该在父母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可琼瑶却早早饱尝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之苦。

1944年的一天,琼瑶家里的农庄被烧毁,父母带着她和两个弟弟展开了一场逃亡。
逃亡途中,两个弟弟和负责照料他们的挑夫一起消失了。父母变得特别绝望,甚至准备带上琼瑶一起溺水而死。
就在被水彻底淹没的前一刻,琼瑶因为恐慌害怕而大喊:“妈妈,妈妈,妈妈……”哭喊声一句高过一句。
就在快要窒息时,父母终于清醒过来,回到岸上。
这是琼瑶第一次有记忆的面对死亡。

这个场景,在以后数年,一直埋葬在琼瑶的记忆深处。
后来她的作品,大多有很强的生死感、宿命感。
女主不能自主,仿佛命中注定要遇劫。
而给她造成的影响,就是悲观主义。
后来父母在寻找弟弟过程中,虽然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但所幸终于又重新找回了失散的弟弟们。
一家五口,又马上逃回台湾。
那一年,琼瑶11岁。

二、琼瑶一家人的生活终于逐渐安定了下来,琼瑶也开始了正常的读书学习生活。
在此期间,琼瑶在父母的熏陶下爱上了读书写作。
还在16岁那年,发表了人生第一本小说《云影》。

在文学上,琼瑶小小年纪就有了非凡的创作成就,让人羡慕。
可在那一辈的父母看来,只有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才是正道,写小说只能算是不务正业。

因为琼瑶在学习成绩上的不理想,父母没少批评她。生性敏感忧郁性格的琼瑶,为此终日郁郁寡欢。
有一天,父母不在家,琼瑶将一瓶安眠药,一口气吞了进去。
这是她第二次面对死亡。
好在命不该绝,她被发现,送往医院急救。

对死亡的近距离对峙、打量、思考,会使得她的笔更独到,生死观也与常人不同。

高考落榜第一年,她按照父母意志选择了复读,复读的日子,痛苦又无聊。
郁闷之际,她遇见了她的国文老师,她的爱与火,她的罪与孽。
出于当时人们对“师生恋”的抵制,他们不敢对外暴露这段恋情,只是约定好只要琼瑶大学一毕业,就立马结婚。
可天不遂人愿,这一年琼瑶高考再次不幸落榜,而这段不伦的“师生恋”亦被发现,气急败坏的琼瑶母亲一个电话就将国文老师告到教育局。
失去工作的国文老师,被迫离开台北与琼瑶断了联系。
父母还将琼瑶的厌世、自杀,全归罪于这段师生恋。
似乎生与死,只是加重爱的浓烈程度的道具。

而琼瑶笔下的痴恋男女,动不动就要死要活,可能也与此有关。

三、后来她结婚生子,生活一地鸡毛。
开始那几年,琼瑶日子并不好过,甚至一度到交不起房租和水电费的地步。

直到1963年,在《皇冠》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琼瑶才一跃成为知名的爱情作家。
这段脱胎于自己师生恋经历的爱情小说,虽然让琼瑶出了名挣了钱,但与丈夫多年的感情却也因为这部小说而破裂。25岁那年她离婚了,独自带着儿子生活。
作为单身母亲,琼瑶一边要照顾好儿子,一边还要拼命写文。
但也正是这种困境,激发了琼瑶的无限创作欲。

那几年,她相继写下《几度夕阳红》、《烟雨濛濛》、《六个梦》、《幸运草》等经典作品。
并在粉丝狂热追捧下,作品被拍成了电视剧,风靡大江南北。

但更重要的是,她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挚爱平鑫涛,也因此陷入此生最大的争议。
当时的平鑫涛是《皇冠》杂志社的社长,已有家室,但他痴迷琼瑶,被拒绝后要开车冲下悬崖,琼瑶扑到引擎盖上阻止他。
“在那一瞬间,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世界,没有宇宙,更没有其他的人,这世上只剩下我们两个,一个在车内,一个在车外,再有的,就是生,或死?”
自此两个人再也没办法分开。

四、琼瑶为人豁达坦诚,看淡生死。
李敖曾经批评她的书,说她尽写些花鸟月亮、男男女女、缺乏深度。
而她回应:“我和做人造花的没什么两样,我只是把它印在了书上。我本来就是写小儿女呀,小儿女也代表着这世界上的一种人啊。我能做到读者跟着我的人物哭、跟着我的人物笑,这是我感到骄傲的地方。”

丈夫平鑫涛晚年病倒后,80岁的琼瑶到处拜访医生和专家,不惜拉下老脸和他原配的子女论战,为的是让丈夫体面离去。
她还发起投票问网友:“你愿不愿意在床上靠一个鼻胃管维生,然后躺7、8年,甚至10年都这样,愿不愿意?”
80%的人都选择了不愿意。
但是她最后还是没有坳过平鑫涛的子女,让丈夫接受了一年多的试管治疗。

琼瑶见证了他在生命末期的痛苦,见证了他在怎样被动、狼藉的情况下,一点点走向死亡。
这段时间,她对生死,重新有了自己的认知。
同时有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离去。

2017年在Facebook写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她在信中叮嘱儿子,无论生了怎样的大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她想要体面的离去,
“你们不论多么不舍,不论面对什么压力,都不能勉强留住我的躯壳,让我变成‘求生不死,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

2019年,平鑫涛去世后,琼瑶的爱情画上句号,她也在公众视野中逐渐淡去。
有一次,她发布了丈夫在病榻上和花葬的照片,并附上小诗叹息“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两个世界,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啊,不如归去。”
诗名《忆亡夫》,如今看来,也像是她给自己的人生写下注脚。

她这一生,写了64部言情小说。
主持人问她:那你以后还会写吗?
琼瑶说:“我说了,只要我活着,只要雪花还没有落地之前,我都是火花。”
而今,“火花燃烧过”,“火焰已熄”。

她在最后的告别里,淡然地说: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
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维特根斯坦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恺撒说: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
或许,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也是生命观的一种。

再见,琼瑶。
愿火花在天堂,继续燃烧。
愿雪花永不落下,走在路上的人,步步生莲,月圆春满。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平台
在你使用图书时,如果发现了错误,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反馈。
或者您也可以拔打010-82561173进行反馈更多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知行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