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人才理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员工风采
公司活动
读者服务
纠错平台
正版验证
渠道服务
当当网
京东
天猫
学科网
图书展示
新概念英语成人版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优可英语(小学)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优可语文(小学)
优可语文(初中)
优可语文(高中)
优可直销(初中)
优可直销(高中)
下载中心
新概念英语成人版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优可英语小学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新闻动态
新闻快报
学习天地
新闻中心

虚假摆拍视频,该管管了!

2024-12-27
 
虚假摆拍视频为何屡禁不止?
“家境贫寒的弟弟辍学卖苹果供哥哥上大学”“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农村女孩跟着养母艰难生活”“外地女摊主摆摊被本地人欺负无法做生意”……你是否刷到过类似视频,并为之心酸、难过、气愤?然而,这些都是有“演员”、有“剧本”的虚假摆拍视频。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平台上,虚假摆拍视频屡见不鲜,频频引发争议。一些“自媒体”账号通过制造假事件、捏造假人设来博眼球、收割流量;造假视频的背后,往往有分工明确的运作团队。

一、假事件、假故事、假人设
“直播骚扰女游客”“抱患病孩子送外卖”……近期,多起虚假摆拍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相关案件已被公安机关查处。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摆拍视频刻意制造家庭和社会矛盾,通过假冲突、假事件,吸引流量。

最近,一名千万粉丝网红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经查,该网红雇佣女子充当“被骚扰的女游客”,在直播现场假装偶遇,摆拍虚假、低俗视频。此前,“收费站旁,两男子将一男子绑架上车”“一女子野外直播遭两名男子控制剃光头发后下落不明”等传播较为广泛的视频,也均被证实为相关人员自导自演,虚假摆拍。

有些摆拍视频通过捏造假人设、编造假故事“卖惨”,博取关注。

12月初,公安部网安局通报一起“假扮骑手卖惨牟利”典型案件,网民“小松”假扮成独自带娃的外卖骑手和女儿一起送外卖。“最后一单结束了,我俩今天一共跑了43单……不小心给孩子脸还磕到了,还疼不疼了姑娘告诉爸爸。”

这条摆拍视频点赞量40多万,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达关心。但实际上,“小松”并非外卖骑手,也不是单亲爸爸。凭借百余条虚假摆拍视频,“小松”积累了40多万粉丝。

冒充外卖骑手摆拍视频并非个例。记者从美团获知,自去年以来,美团已通过诉讼、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方式处置数十起虚假摆拍案件。

还有的摆拍视频虚构悲惨身世和故事。今年3月宣判的“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件中,相关人员通过打造“贫苦大山女孩”虚假人设,编造辍学在家照顾弟妹等故事,摆拍“卖惨”视频。

截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

二、造假多有团队运作
虚假摆拍视频屡禁不止,背后有利益驱动的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指出,无底线摆拍往往能迅速吸引公众注意,短期内带来高点击率和流量,进而转化为广告收入、商业合作等利益。一些网络博主将此视为引流变现的捷径。

记者注意到,已查处的相关案件中,很多博主采用的正是“摆拍炒作—吸引眼球—圈粉涨粉—直播带货”这一套路。“凉山孟阳”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摆拍视频吸粉,粉丝量突破10万后开始直播带货,非法牟利超1000万元。“小松”等人也是在积累一定粉丝量后,通过直播带货取得收益。

那么,虚假摆拍视频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广西钦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林举龙告诉记者,结合各地查处的案件发现,虚假摆拍视频背后大多是团队化运作,打造人设、编造剧本、拍摄制作等分工明确。

打造什么假人设,往往由流量决定。广西今年9月份查处的假扮外卖员吸粉引流案件中,当事人王某某“眼红”外卖骑手人设流量高,便假扮骑手拍摄短视频,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摆拍发布了71个虚假视频,播放量超1000万次。

“一些博主背后的团队或机构会帮助其打造人设,很多是‘卖惨’、博同情,什么人设火,就立什么人设。”林举龙说。

各类“抓马”剧本,可以购买或者按需定制。记者在网购平台发现,不少店铺售卖情感、励志、农村等类别的视频剧本,最便宜的1万个剧本打包出售6.6元。有的店铺还可以根据需求代写、定制,宣称“对标指定账号”。

一名网红经纪运作机构(MCN机构)运营总监透露,机构通常有专门负责脚本和拍摄的编剧、编导,哪些内容能引流,他们就写什么。“有时候一个视频火了,你会看到网上出现一堆相似的,很明显是摆拍。有的视频根本不打‘虚构演绎’标识,就是想让人以为是真的。”该运营总监说。

有“自媒体”博主表示,虚假摆拍视频的成本并不高。以现在很火的外卖骑手视频为例,想要“起号”的话,买套骑手衣服,拿现成的剧本,手机拍摄就行。

三、加强全链条打击
“虚假摆拍视频屡屡发生,已成网络公害。”钦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李远卿说,虚假摆拍视频不仅传递错误信息和观念,部分还涉嫌造谣传谣,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和社会秩序。

今年以来,公安部继续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对“自媒体”运营人员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进行整治。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导自演式造假是整治重点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表示,虚假摆拍视频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建议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上下游全链条打击,从严惩处相关“自媒体”账号及其背后的MCN机构。

“有时候拍摄地和发布地不是一个地方,异地监管存在滞后性,相关标准并不统一。”林举龙说,各地公安、网信等部门可以加强信息共享,联动执法,避免因属地执法限制而给虚假摆拍违法行为留有生存空间。

根据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记者注意到,目前,多个短视频平台已上线相关标识功能,但一些视频在发布时并未严格遵守。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张世超认为,平台应通过升级技术手段等方式加强内容审核和监测,对违规账号和MCN机构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度和分级处罚。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加强平台人工运营把关,加大对优质内容的人工筛选力度并赋予较高推荐权重,推动流量分配更加合理。

“对‘自媒体’创作者需加强引导和培训,提高其从业素养。”董晨宇说。

李远卿提醒,广大网民也需要提高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被虚假内容所误导,对虚假摆拍视频说“不”,积极举报虚假不良信息。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平台
在你使用图书时,如果发现了错误,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反馈。
或者您也可以拔打010-82561173进行反馈更多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知行键教育